做题速度总提不上来?可能是这两个习惯在拖后腿

闽鹭公考
2025-07-23

福建省考备考中,做题速度慢是很多考生的困扰。其实,这往往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不良习惯在影响效率。闽鹭公考将为你剖析拖慢速度的常见习惯,并提供改进方法。


一、审题没有重点,信息抓取效率低


不少考生审题时习惯逐字通读,不区分关键信息和干扰内容,导致浪费大量时间。比如言语理解题,题干常包含背景描述、举例说明等非核心内容,若逐字研读,会占用本可用于分析选项的时间。

改进这一习惯,需学会“关键词定位法”。拿到题目后,先快速扫描题干,用下划线标出主体(如 “政府”“企业”)、动作(如 “推动”“影响”)、限定词(如 “近年来”“主要原因”)。以资料分析题为例,先定位 “年份”“指标名称” 等关键词,再到材料中查找对应数据,能避免无效阅读。平时练习时可刻意训练,每道题审题时间控制在 30 秒内,逐渐养成抓重点的习惯。

做题速度总提不上来?可能是这两个习惯在拖后腿


二、解题缺乏规划,陷入“死磕” 误区


遇到难题时,很多考生会不自觉地陷入“必须当场解出” 的执念,反复纠结却毫无进展,不仅浪费时间,还会影响后续做题心态。比如数量关系题,有些题目设计复杂,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思路,强行死磕只会挤占其他题目的答题时间。

应对这一问题,要建立“优先级思维”。拿到试卷后,先整体浏览,按 “简单 — 中等 — 困难” 标记题目,优先完成有把握的题型。遇到思考 1 分钟仍无头绪的题,立即标记跳过,待完成所有简单题后再回头攻克。同时,掌握 “选项代入法”“排除法” 等技巧,比如数量关系题可将选项代入公式验证,能快速锁定答案,避免从头推导。


三、复盘只看错题,忽视时间分配分析


做完题后,多数考生只关注错题原因,却忽略对时间分配的复盘,导致无法发现速度问题的根源。比如有的考生在常识判断题上花费过多时间纠结,其实这类题凭借积累快速选择即可,无需过度思考。

正确的复盘应加入“时间记录” 环节。用表格统计每类题型的答题时间,对比参考用时(如言语理解每题建议 1 分钟内),找出超时题型。针对超时部分分析原因:是审题慢还是解题思路绕远?比如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超时,可能是规律掌握不熟练,需加强同类题型练习,总结常考规律(如对称、旋转、叠加),形成条件反射。

做题速度提升的关键,在于纠正审题、解题和复盘的不良习惯。只要针对性改进,效率就能明显提高。闽鹭公考希望大家通过科学训练养成良好习惯,在福建省考中既能保证速度,又能兼顾正确率,顺利取得理想成绩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